团委
当前位置: 首页 - 团学组织 - 团委 - 正文

【社会实践在路上】红色寻访专题实践:学习英雄楷模,争做时代先锋

发布时间:2019-07-17 点击: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的一声枪响,标志着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值“卢沟桥事变”82周年之际,西安交通大学“我们去延安”实践小队一行10人,踏上这片承载了无数英豪鲜血与希望的红色热土,追寻先烈足迹,体悟革命精神。

在2019年7月6号到7月8号三天的时间里,实践小队先后寻访了宝塔山、清凉山、清凉山新闻出版部门旧址、王家坪、延安革命纪念馆、延安北京知青博物馆、枣园、杨家岭等著名历史文化景区。回程中小队成员纷纷表示,“我深深感动于革命先烈的大无畏爱国奉献精神。”“他们是永远的楷模。”“新时代里我们新青年要将革命精神传承并发扬光大!”

刚到的第一天,小队来到了清凉山及清凉山新闻出版部门旧址。1937年至1947年,党中央在延安时期,清凉山是中央党报委员会、新华通讯社、解放日报社、中央印刷厂、新华书店等众多新闻出版部门所在地,一大批革命新闻工作者曾长期在这里工作,为新中国的新闻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革命要想打胜仗,除军备物资外,人民群众的力量亦是中流砥柱。要发动人民群众,就万不可忽视舆论宣传的导向作用。在抗日救国的革命征程中,党中央通过报刊、广播、电影等新闻媒体的方式,向广大人民群众传播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宣传党的政策、方针、路线,为抗战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小队成员通过参观清凉山新闻出版部门旧址,了解了党在抗战时期的舆论宣传工作,感受到了新闻工作者对于文化传播的重要作用与突出贡献。

7月7日下午,实践团队参访了延安北京知青博物馆。馆内陈列着北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时期的照片、旧物、雕像,并附有文字介绍,真实而清晰地展现出知青投身陕北建设、积极响应祖国号召,昂扬奋发、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通过这次参访,小队成员对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历史有了更多的了解。知识青年在毛主席“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号召下,纷纷来到延安插队落户。起先,突然间环境的转变、城市与乡村的巨大落差,让很多人茫然失措。“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他们逐步适应了这里的生活,并且为陕北地区的工农业建设贡献出了卓越的力量。当今新时期里,新时代的青年们无需再经受此种历练。然而上山下乡知识青年身上爱国爱民、艰苦奋斗、锲而不舍的精神,却闪耀着永恒的光芒,这是时代留给中国人民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历来有无数仁人志士,在延安这片黄色的沃土上,用自己的方式抗击日本侵略,将一生都奉献与祖国和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自强而不懈努力!三日的寻访,将历史又一幕幕的拉近至眼前。三日之间,小队成员仿佛见证了三十年间华夏大地之上的沧桑巨变。这次实践经历,对每个成员而言,都是一次洗礼,亦是一声警钟!指引着他们学习英雄楷模,争做时代先锋,勇敢挑起时代赋予的重担,为早日实现中国梦的伟大蓝图而不懈努力!

“这次旅途于我而言很是震撼。当历史只是课本上的文字时,它所有的一切是死的,僵化的;然而当你去走近它,了解它,体悟它,历史便会用其自身的厚重教会你某些亘古的真理。”小队成员穆永芳菲这样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