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七月,南洋书院红色寻访小队队员几经辗转,顶着烈日,来到了具有革命传统的福建省长汀县进行红色寻访。长汀为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是红军故乡、红色土地、红旗不倒的地方。长汀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长汀是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央苏区的经济文化中心,被誉为“红色小上海”。来到这边,李莹斌队员的父母热情地招待了我们,通过与他们的交流,我们了解了当地的一些具体情况,方便我们及时调整计划行程。
第一站我们来到了河田镇,在一山一水,一树一田之间,感受当年革命老区的厚重红色氛围和人文情怀。按照计划,小队成员们参观了当年习近平总书记种树的地方。那是2001年10月13日,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亲手种植的香樟纪念树,队员们与它合影留念。这香樟树不仅是当年治理水土流失的一员,更是习近平同志带领党员们攻坚克难,治理水土流失的标志和缩影。在习近平同志的带领下,经过十余年的努力,长汀从我国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县份之一发展成现在的青山绿水环境优美的水土流失治理示范县。
图1队员在习近平主席植树之地
合影留念之后,小队成员沿着山路继续前行,外面三十几度的高温丝毫不影响队员的热情,走了十几分钟,终于抵达了山顶的水土保持科教馆。在这里,我们了解到曾经的河田镇由于稀土的过度开采,变成了一片不毛之地。2001年,习近平同志作出批示:“在干八年,解决长汀水土流失问题”。同一时期,他栽下了那棵香樟树,并提出了“进则全胜,不进则退”的口号。正是在这种壮士断腕的气魄和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精神的鼓舞和指导下,长汀迈出了治理水土流失的第一步,在历史上开始书写属于长汀的传奇。
图2科教馆中习近平主席2001年植树的照片
图3习近平同志视察水土流失治理工作
受邀随行的队员父亲热情地向我们介绍此后长汀的变化,上级党委和政府积极响应习近平主席的倡导,发扬“人一我十,水滴石穿”的精神,带领长汀人民植树造林,积累了许多经验,更是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理水土流失的方法。时间流逝,曾经的“火焰山”变成了如今的“花果山”,长汀县也被誉为我国南方水土治理的典范。一位队员刚进科教馆时说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这里以前居然这样的,完全看不出来啊”,不知是多大的反差,才会有这样的感叹。习主席当年栽下的“一木”,如今居然成了一片树林,这不禁让人想起毛主席当年的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图3队员父亲介绍长汀过往
结束了我们的第一站,我们不禁感慨,长汀人民能取得如此瞩目成就的原因就是他们发扬“人一我十,水滴石穿”的精神,艰苦奋斗,坚定不移地跟党走。以前一直不知红色精神对于当下和平年代的意义所在,现在回顾长汀水土流失治理的历史,恍然大悟,红色精神不仅仅是为革命而生,在当下它演变成了一种思想方法,它派生出了许多精神,如抗震救灾精神等,它们指导中国人民攻坚克难,开拓进取,成就一个又一个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