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通知 - 书院新闻 - 正文

南洋书院走进秦川机床集团

发布时间:2021-10-25 点击:

为了让高校学生更好地理解、领悟、传承和发扬劳模精神,学习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中艰苦奋斗、刻苦钻研、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的优良品质,在今后为国家、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近日,南洋书院电气与信息2122团支部走进陕西省宝鸡市秦川机床集团有限公司侯海峰技能大师工作室,采访大师工作室成员,参观工作室及车间,与劳模职工们进行深度沟通,切身体会劳模工作环境,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并向一线劳模职工们表示崇高的敬意。

秦川机床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也是我国精密机床制造行业的龙头企业。不仅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还具有动态条件下精密加工、精密装配、精密检测优势。四十年来,先后开发200多项在国内乃至世界上都具有技术领先地位的新产品,获得过50多项科技进步奖。

公司装配工、高级技师侯海峰理论知识丰富,操作技术高超,在技术上有不断创新的精神,曾获“宝鸡市十大杰出工人”“全国机械工业劳动模范”称号,其工作室还被评为“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他有丰富的实际操作经验和强大的责任心,在工作中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在工作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带头和模范作用,是公司装配调试方面的领军人物。研究院电器所所长王红旭、磨齿机研究所主任设计师张国辉两位省级劳模也参加了采访。

当问及是什么机遇使他们选择做这份工作时,侯海峰这样回答:“我在刚进机床厂的时候,做装配工。那时候特别辛苦,而且姿势不对,用力不当,不协调,曾一度想要放弃。但是在师傅的鼓励下,最终还是坚持了过来,然后获得了满满的成就感。从此我就爱上了这个行业。”他还说:“我曾经也想过当医生,但细细想来,我也是医生,只不过是给机械看病;我也想过当老师,但发现自己也是老师,经常要对用户进行操作培训。”

而王红旭也有相似的经历。他说自己刚毕业时也曾迷茫过。但随着问题越来越难,解决后成就感也越来越高。再加上同事尊重、领导器重、用户信任,使他在这个行业上越来越自信,能力也不断提高。

他们在这个行业上一做就是十余年,对职业敬畏、对工作执着、对产品负责,思考如何改进、提高效率。与此同时,也开阔了眼界,放眼于全球,致力于为国家的科技发展作出贡献。

在高强度的工作下,他们也不忘学习,不断提升自己。除了企业提供的培训课程,他们还挤出时间去学习,设立目标,并一直坚持。他们把工作当做一种学习,于实践中发现真理,每次遇到问题就去查大把的资料,解决不了问题都睡不着觉。

此次走进秦川机床集团有限公司,同学们不仅坐下来与劳模职工们讨论问题,交流心得体会,在他们所讲述的亲身经历中体会劳模精神的内核所在,更能够走入一线工作现场,真实地感受到大家的工作场景,对劳模精神有了更深刻的体会与感触。

劳模精神是劳动工作者们无私奉献、爱岗敬业、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优秀精神品质的集合,也是全体劳动工作者工作的楷模。在社会飞速发展,科技不断进步的今天,国家需要越来越多的“劳模”涌现出来,带领全社会工作者,用自己脚踏实地的奋斗与努力真正地为人民办实事,为国家做建设。南洋学子们表示,将会在未来的学习工作中发扬劳模精神,为国家、民族、社会、学校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