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通知 - 书院新闻 - 正文

烈士鲜血续革命,红色丰碑永不倒

发布时间:2017-07-29 点击:

记寻访长汀瞿秋白与杨成武将军纪念馆

2017年7月18日,继寻访习近平总书记植树地与水土保持科教园后,南洋红色寻访小队来到了实地寻访第二站“红色小上海”——长汀县,探访曾经的中央苏区。

长汀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长汀是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央苏区的经济文化中心。长汀县是毛主席的养伤之地(福音医院),是当时重要的革命根据地,充满了许许多多的革命英雄事迹,如瞿秋白烈士与杨成武将军等,同时它是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反围剿的重要指挥所和战场,亦是长征的出发点之一。“青山处处埋忠骨”,用毛主席的这句诗来形容长汀县是再恰当不过的。这片曾经贫瘠的红土地,在一位位烈士鲜血的浇灌下,孕育出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

瞿秋白纪念碑前合影

图1瞿秋白同志纪念碑

当天在队员李莹斌同学的带领下,我们首先来到了瞿秋白同志的烈士纪念纪念碑,看着这高达三十几米的丰碑,内心只有震撼和敬意。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和中国革命的先驱,瞿秋白烈士,他值得这样一块纪念碑,让后人感谢他的付出,让后人记住那为革命流的汗和血。

合影留念之后,我们准备进入瞿秋白同志纪念馆。此时,我们发现了位于纪念馆门口的另一个石碑,那是瞿秋白同志的就义处,此时此刻每个队员的心中的仿佛都在回荡这瞿秋白同志被国民党押送此处枪决时说的那句话“此地甚好”,不由地有些感伤,一代革命英雄就这样被国民党残忍地杀害了。

瞿秋白同志就义处

图2瞿秋白同志就义处

进入瞿秋白纪念馆,看着瞿秋白同志微笑的雕像,以及雕像上方那句话“为大家闯一条光明的路”,队员们感慨良多,“生当作人杰”,只为这一句誓言,为这份信仰,瞿秋白同志付出了他的生命,真是一代豪杰。

参观瞿秋白同志纪念馆_4

图3瞿秋白同志雕像

在纪念馆的一面墙上,毛泽东同志写的一段话:“瞿秋白同志死去十五年了。在他生前许多人不了解他,或者反对他。但他为人民工作的勇气并没有挫下来。他在革命困难的年月里坚持了英勇的立场,宁愿向刽子手的屠刀走去,不愿屈服。他的这种为人民工作的精神,这种临难不屈的意志和他在文学中保留下来的思想,将永远活着,不会死去。瞿秋白同志是肯用脑子想问题的,他是有思想的。他的遗集的出版,将有益于青年们,有益于人民的事业。特别是在文化事业方面。”

话中字字是赞赏,可见毛主席对瞿秋白同志发表了多高的评价,而且他的这种革命精神和英雄事迹正是当代青年所要学习的榜样。

纪念馆也简要地介绍了瞿秋白同志的生平,瞿秋白出生在常州旧城觅渡桥畔一个没落的书香家庭。少年时在新式学堂念书。读中学时家境衰落,只得搬到不要房租的瞿氏宗祠居住,常受人歧视。瞿秋白17岁时,母亲因债务所逼自杀,秋白痛心疾首写下一首《哭母诗》:“亲到贫时不算亲,蓝衫添得泪痕新。饥寒此日无人问,落上灵前爱子身。”瞿秋白的文采就连杀害他的国民党分子都佩服,曾经鲁迅三次将瞿秋白夫妇接到家中避难。鲁迅给瞿秋白题写过一付对联,内容是“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图4鲁迅评价瞿秋白同志语录

瞿秋白的文采以及他的大无畏精神就连国民党都折服,杀害他的国民党将领宋希濂是这样评价的。

IMG_20170717_160934

图5宋希濂对杀害瞿秋白的忏悔

国民党万万没有想到杀害了一个瞿秋白,中国还有千千万万个瞿秋白站出来了。烈士的血不会白流,烈士的魂永垂不朽!红色小分队怀着对瞿秋白的敬仰之心,又来到了离瞿秋白纪念馆不远的杨成武将军纪念馆,来看看我党的将领如何奋勇杀敌,开创新中国。

杨成武将军雕像前合影

图6杨成武将军纪念雕像

杨成武将军少年时期就已经显现出了大将风范,1926年考上长汀第一中学,1929年1月,杨成武参加了闽西古城地方武装暴动并加入中国工农红军,任闽西红军第三路指挥部秘书、宣传队中队长,获得了三等红星奖章。

参观过程中我们发现,著名的飞夺泸定桥事件就是杨成武将军指挥的,那时候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被迫长征、杨成武率部作为中央红军的先头团,突破国民党军的四道封锁线,血战湘江、突破乌江,一次又一次打开前进的道路。深夜,杨成武接到军委急电,他扬鞭策马飞奔二三十里,满头大汗赶到毛泽东的住处,毛泽东吸着烟,踱着步:“成武啊,能否夺取泸定桥,关乎红军的命运:倘若夺桥失利……”他把那两张国民党要红军做石达开第二的传单交给杨成武;“你们要用自己的行动来证明,蒋介石的梦想是不会得逞的!”

毛泽东掏出怀表看了看:“现在是27日晨4时,全程320里,限你们两天;也就是30日晨6时赶到:下午6时前,夺取泸定侨!”最后:他紧紧地握住杨成武的手动情地说:“成武啊,两万多红军的命运就交给你们啦!”长汀出发的红军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完成了那不可能的任务,泸定桥下河水的咆哮声那是长汀红军的怒吼啊!

虽然只是对当时情形的简要描述,但故事的自字里行间所充斥的那种铁血杀伐,让人心生崇敬!不怕牺牲,敢于拼命的精神也昭示着红军将取得最终的胜利。

IMG_20170717_162504

图7杨成武将军评价飞夺泸定桥的题词

相比那时“过了今天,不知有没有明天”的日子,现代人生活真的安逸。但当下社会人心浮躁,追名逐利,这样的社会氛围已经影响了青少年身心的健康成长,小学生攀比衣服,初中生攀比手机,诸如此类的现象越来越多,愈演愈烈,已然成风。显而易见,经济条件的优渥并不是价值观扭曲的理由,缺乏精神文明的建设才是当下社会的一大问题。以上言论是我们小队实地探访后的感慨。

结束了我们的第二站,小队成员对于红色精神对于当代青少年成长的指导又有了更多的理解。小组探讨发现红色精神对当代青年的指导意义在于,她耐心的用漫长的历史教导我们应该无私奉献,应该敢为人先,吃苦耐劳,敢于在祖国需要你的时候站出来,学习瞿秋白烈士大无畏精神,学习杨成武将军的铁血气概,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色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依旧会像瞿秋白纪念碑一样毅力在中华大地上,烈士鲜血续革命,红色丰碑永不倒!